不太容易。
《四川体育科学》是双月刊,每逢双月出刊,也就是每年的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出刊。四川体育科学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529,是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四川省体育局主管,是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技期刊。
不收取版面费和审稿费,因此发表难度是比较大的。
审稿周期在1个月内左右,耐心等待。
四川体育科学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长,《四川体育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四川体育科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来看看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非周期性对抗项目,有短时间的加速跑,爆发式的跳跃、投篮和传接球等,还有长时间的对抗,具有运动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对抗激烈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弹跳力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整体素质。篮球运动属于间歇性无氧供能为主的混合供能项目,有氧和无氧供能均有,但以 ATPCP 系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
其次看看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机理。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四大学说,结合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和供能特点可以认为:能源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在肌肉和血液中的聚集是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基本原因,其发生部位,外周与中枢神经均存在。
1,能量物质的消耗。肌肉运动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由于篮球运动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其中以肌糖原消耗为主,资料显示,长时间运动疲劳的出现和肌糖原贮存量下降有直接关系,当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时,能量供应不能满足肌肉的需求,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进而使机体产生疲劳。另外,其它的能源物质的消耗,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减少,也是机体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
2,代谢产物在肌肉和血液中的聚积。人体运动时,因能量代谢活动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人体自身是能消除这些产物的,但当运动强度增强而导致某些代谢产物聚积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消除时,机体内环境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乳酸在肌肉中的堆积,可导致肌肉 pH 值下降,pH 值下降会影响 ATP 的无氧再生,造成 ATP 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肌肉机能下降;另外血乳酸在血液中的聚集,也会降低血液 pH 值,血液 pH 值下降,造成人脑工作能力下降,致使中枢神经产生疲劳。了解了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和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机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补充了。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3 大能源物质,其余的营养素主要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篮球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对营养素在质和量方面的要求较高,不同于普通人,篮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有一定的特殊性。篮球运动强度和量都很大,热能消耗较多,因此要求篮球运动员的膳食供应要丰富,营养要全面,要保证消耗能量的补充。篮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
一、增强机体糖原的储备和普及营养知识。糖供能的特点是:耗氧量小,供能效率高,是篮球运动中有氧和无氧供能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大脑活动的主要能源。糖在人体内主要以肝糖原、肌糖原的形式储备。糖原的储备与篮球运动员体能的保持有正相关的关系,增强篮球运动员体内糖原的储备就显得很关键,充足的糖原储备可以使运动疲劳推迟出现和及时消除,保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以及运动后的恢复。篮球运动员的膳食必须进行合理的搭配与选择。应符合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三大营养物质在每天膳食中比例一般应为:糖占60%~70%,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2%~15%。糖应是丰富和易消化的,糖的种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低聚糖,中聚糖,中链淀粉等。中链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比蔗糖和葡萄糖好,所以,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比赛的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篮球运动员的饮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选择食品,因为各种食物中糖含量和种类都存在差异。脂肪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人体需要的溶脂性维生素需要通过脂肪的摄入而摄入,具有缓冲,保暖,供能的作用,同时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但摄入过多了会影响运动能力,同时不利于运动后肝糖原的恢复。蛋白质应选用优质蛋白,其中动物蛋白应占 60%左右,以促进肌肉生长,组织修复与重建。肌肉收缩,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都与蛋白质有关。另外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维生素以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为主。为了确保能有效增强篮球运动员机体糖原的储备,同时还要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运动营养方面知识的教育,提高认识,自觉配合,改变不良方式和习惯。篮球运动员在日常膳食中,常见存在的问题:1,糖摄入的量和组成不合理;2,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3,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搭配不合理,造成体液酸化;4,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5,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6,精制食品代替粗粮;7,水果代替蔬菜,蔬菜代替水果。
二、 补液(饮用运动饮料)。补液主要指水和电解质的补充。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强度大,体温升高快,运动时间长,排汗增加,引起机体脱水和电解质丢失,从而造成血溶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影响神经兴奋传导,使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因此篮球运动员必须采取合理方法及时补液。补液主要选用含糖和电解质以及维生素的等渗运动饮料或低渗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补糖作用主要体现在:1,补充较高强度有氧运动的优质燃料。2,使运动时血糖升高,降低皮质醇升高的幅度,使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3。缓解运动后期因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疲劳,降低整体机能的疲劳感。4,节省运动肌糖原,减少蛋白质当作能量物质的消耗,使运动结束时血尿素水平降低。因此,补充运动饮料有利于运动中能量平衡和氮平衡,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延缓疲劳的出现,改善运动后内环境,加速体能恢复,减少伤痛的发生。运动饮料是很值得篮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推广运用的。运动饮料中糖浓度:低于8%为宜,能促进胃排空和肠吸收。补充频率:运动中以少量多次为好,比赛中暂停时可补液 100~150ml/次,一般每小时的补液总量不超过800ml,运动前30-120分钟,补充 300~500ml,可增加运动中排汗量,减少体温上升的幅度,延缓脱水发生。(运动后补液也要少量多次,以免造成胃部不适,运动后的饮料中糖含量可为10%,补充时间越早越好)。补糖的数量:一般为25-60g/小时,主要成分是多种可转运的糖,葡萄糖,果糖,低聚糖,中聚糖,中链淀粉等,能表现出不同分解速度的层次,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血糖水平。三、碱性物质的补充 。篮球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由于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体内缓冲物质消耗过多,导致血液 PH 值下降很快,改变了人体内环境,使糖代谢供能速度减慢,影响运动员机体功能,所以运动员要及时适量补充碱性盐,运动后喝些碱性运动饮料,可以缓冲血液、骨骼肌中的 H 离子,使 PH 值升高,使机体内环境的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有效的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也可吃些碱性食物,水果和蔬菜就是很好的碱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缓冲代谢产物的影响。
结 论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产生疲劳是很普遍的现象。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供能特点和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认为增强机体糖原的储备,补液(饮用运动饮料),碱性物质的补充,可以延缓篮球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加速运动疲劳的消除,体能的恢复,最终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鸿雁,提高与恢复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2009(1):44-46
[2] 张 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登光,景会锋,王小梅.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营养补充[J].四川体育科学,2006(4):28-32.
[4] 孙树勋.篮球运动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3)35-36
[5] 李登光,景会锋,王小梅,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营养补充[J] 四川体育科学,2006(4);28-32
后睡觉
NBA历史上率队获胜场次最多的主教练,列尼.威肯斯曾经说过:“注重体能训练的球员,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也更容易获得成功。”现在,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当今的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的拼抢对抗中,而且是在特定的对抗条件下进行的。比赛中,拼抢要狠、技术要全、战术要精、打法要变、身材要高、体能要强,球场一切行动要准确。始终倡导“快、高、准、狠”。这些都表明当代篮球运动突出体现了对运动员的形态、速度、力量、耐力及对抗的要求,即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家熟知的“飞人”乔丹,“篮板摧毁者”奥尼尔等NBA球员都因科学的体能训练和拥有全面的技战术能力,而成为球场上的领军人物。原先在国内篮球场上,内线并无绝对优势的“小巨人”姚明,在进入NBA后,经过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克服了体能问题。如今已在世界篮坛也已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都说明了,体能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
因此,客观分析我国篮球运动员目前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1.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体能是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基础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性、对抗性体能,技能类项目。充沛的体能是进行高强度,高对抗篮球比赛的前提条件。它关系到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地发挥,及全队的战术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关键。没有高度发展的体能作为支撑,是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高超的运动技术和有效的战术配合的。其中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构成的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技、战术的最主要的强力基础。
1.2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非周期性的对抗项目。既有短时间的冲刺、爆发式的跳跃、投掷,又有长时间的对抗,具有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对抗激烈的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一场篮球比赛,一般需要80分钟左右的时间,运动员大概要跑10KM,快速跑距离约为3KM左右,其中快速冲刺跑约1.5—2.5KM,50%以上的时间平均脉搏在180次/分以上。运动负荷相当大。篮球运动实践要求每一名篮球运动员必须承受科学的,高强度体能训练。训练中,通过不断提升的负荷刺激,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各器官系统能力得到改善,从而使运动员体能水平得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水平的比赛要求。
体能水平是一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体能水平,运动员才能够跑的更快、跳的更高、动作反应更迅速,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个人特点和团队优势,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占据主动,创造战机,赢得胜利。
2.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1体能训练脱离篮球运动的专向特点 目前在篮球体能训练中还可以经常看到教练员采用田径训练和“杠铃挂帅”的训练方法来充当篮球运动员的高强度体能训练。由于在确定训练原则和选择训练内容时,没有明确指向影响比赛成绩和运动员专项技能能力的决定因素——项目特点,体能训练收效甚微。这主要是因为概念不清,混淆了体能训练和身体训练的界定问题。缺乏对两者之间的区别的切实关照。
身体训练主要偏向于单项运动素质,而体能训练则是一种以突出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挖掘体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心理素质,充分体现体能训练更全面、更具体、要求更高的综合性特点要求。
2.2力量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体能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技、战术训练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篮球运动对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日趋突显。因此科学、系统、连续有效的训练方法地采用对于力量练习尤为重要。
篮球运动员整体力量的目的是要求运动员应当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的力量素质作为保障。特别是对上下肢、腰腹、以及踝关节、膝关节、手腕、手指都应当进行专门的练习。全面的力量训练旨在发展身体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保证动作效果的速度性和有效性。但许多教练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篮球运动是对运动员上下肢和躯干,各部分肌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运动项目。训练中往往会出现,多注重下肢力量,忽视上肢力量;只注重大肌群的力量,忽视小肌群的力量;多重视腹肌的力量,忽视背部肌肉力量;只注重各运动环节的力量,而忽视运动环节的保健防伤训练。通常会造成力量训练的效果不理想,出现运动伤病等问题。
力量训练中也普遍存在忽视篮球运动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的,对力量的构成和分类认识不清,训练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例如,训练中普遍采用的下蹲练习,它是静态的。踝关节基本不参与运动,同时完成支撑缓冲工作肌群的退让收缩能力丝毫没有得到锻炼(退让收缩能力是篮球场上动态的半蹲位动作和急停启动动作效果的关键因素),训练的仅仅是股四头肌的收缩能力。参与专向运动的重要肌群,股—后肌群和胫骨前肌肌群没有得到锻炼。结果事倍功半,运动员体力消耗大,但是训练效果不明显[3]。这种现象是我们今后训练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论证,在力量练习中,抓举是发展篮球运动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发力顺序,力量性质,动作结构都优于下蹲练习。
结合中国男子篮球队的特点和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有专家指出如何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对抗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是我国篮球运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应当在力量训练上结合项目特点,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运动生理学相关知识,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力量练习的真正符合比赛要求的目的。
2.3速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速度是篮球运动的一大资本,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体能水平的直接反应,是比赛获取胜利的前提和条件,体能训练应为速度服务。但篮球场上的速度包括的不应仅仅是像短跑运动员那样向前冲。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在球场上快速准确移动的同时,要具备快速的变向滑步以及后退的能力。特别是在攻防转换的关键时刻,速度显的更为重要。作为教练员应当明确速度的分类及训练方法,掌握必备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知识,对运动员的指导要具体,手段要有创新,才能提高跑的协调性,跑的技术和能力,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跑速的主要因素是躯干的固定平衡力量与髋,膝,踝的爆发力和上肢的摆动力量。训练应以发展频率为主,同时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反应判断能力以及提高专项速度。加速跑的速度是篮球运动专项速度的核心,而不是绝对速度。
在速度训练中我们应该注意到,
2.3.1单纯的发展速度能力比较困难,所以应与其他手段相结合。例如,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完善动作技术(起动,滑步,急停等),专项动作速度与专项技能完善相结合。
2.3.2训练方法上可以以跳促跑。“短跳”练习(如3级,5级跳和10级跳)主要作用是提高起跑的加速能力,另外对增大步长和起跑前10步的步长,及提高频率均有较好的作用;“长跳”(如30M,50M,100M,200M跨步跳等)对提高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有显著作用,其中50M跨步跳训练效果最好;“”长短跳结合会取得最大的训练效果。
2.3.3随着篮球运动的巨人化,高大队员的速度训练也相当重要。高大队员之所以速度慢主要是后蹬,前摆,和下压着地的动作速度太慢。训练中要着重提高髋,膝、踝关节工作肌群的力量。不应只注意膝关节而忽视其他关节。同时由于高大队员的心脏负担大,要注意观察加强医务监督。
2.3.4在速度耐力训练方面,篮球运动的耐力素质从能量代谢角度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从耐力素质与篮球运动的关系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主要以糖酵解供能为主要方式,因此篮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要以最大乳酸产生能力和耐酸能力训练为主。有氧氧化供能形式为辅。目前采用的3200M达标训练法能较好的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应当坚持长期训练,而不应只是纯粹为了达标过关。
采用形式多样的耐力训练方法也能达到提高耐力素质的目的。例如先进行(200—100—50—50M)X6的变速跑,休息5分钟后在进行(200—100—50—50M)X2的变速跑。对跑的要求是每个冲刺尽最大力,慢跑是随意的,但不可以走。这种练习方法比单纯练习3200M效果要好。主要是提高无氧代谢的能力。
2.4重视伸展练习
每一项伸展素质练习计划的最初目的都是扩大身体某部位的活动范围。肢体能够大范围的活动是强健体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系列合理的伸展运动,可帮助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和速度,并能缩短肌肉恢复的时间,减少肌肉的紧张度。为热身而进行的伸展运动能够使运动员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为训练和比赛做好准备。同时,做适当伸展运动的运动员可以减少肌肉的拉伤,肌腱扭伤或因肌肉疲劳而造成的其他损伤。伸展运动还能减轻一般性的肌肉酸痛和痉挛。
在实际训练中,有些教练员只是单纯的进行预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全面合理的伸展性练习的重要性,一般只是草草收场。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肌肉拉伤等问题。在NBA提倡和鼓励练习伸展练习中的被动伸展运动。因为在双人互助完成的被动伸展练习中,同伴可以单独拉伸某一肌肉来增加队员的肌肉活动范围;通过为队友做伸展练习,可以更好的感受自己拉伸时的感觉;可以增进教练员和队员之间的交流。
在伸展练习中应当注意,呼吸要慢而有节奏,伸展前先呼气,然后在拉伸状态时慢慢呼吸。拉伸时要大声数数,以免屏住呼吸。如果拉伸时调整好呼吸,可以使肌肉拉伸时轻松自如,呼吸也会自然有规律。同时,在做伸展运动的时候要顺应身体状况。如果感到疼痛,立刻停止练习,因为疼痛感是身体在发出的停止信号。做伸展运动时,运动员会有肌肉被拉牵拉感,但不是疼痛感或不适感。被快速拉伸的肌肉能引起肌肉反射性收缩。因此,做拉伸运动时动作不要剧烈,以防剧烈运动产生练习的负效果。
2.5体能训练的其他问题
一节体能训练课同样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教练员还应注意时间的安排和训练后的恢复与调整。
2.5.1时间安排 目前,国内的体能训练多半是安排在技战术练习之后,即训练课的下半段。在运动员疲劳的情况下,无法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进行练习。体能训练应该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段,那时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效果才能有保障。体能训练之后,接着才是技战术练习,强调在强对抗条件下完成技战术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与比赛相衔接。
2.5.2调整 体能训练是高强度,全身性的身体练习。产生的刺激反应强烈,因此为保证运动员的及时恢复,减少伤病的出现,体能训练后,应当安排合理的放松练习和采用有效的放松手段。常用的方法有慢跑、呼吸体操、水疗、按摩、针灸、吸氧以及心理疗法。
同时,应当注意合理的膳食。由于篮球比赛和训练的强度大,因此膳食的能量供应要丰富,营养要全面,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需要。选择易消化的含糖类、优质的蛋白质高的食物,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组织修复。多吃蔬菜、水果,以缓冲代谢产物对身体的危害。另外,还要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水。确保科学合理恢复手段的运用,更好的保障训练和比赛预期标的的达成。
3.体能评价体系及标准的合理化趋向 体能训练的目的在于使每一名运动员更好的完成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通过科学、简单的体能评价体系检查体能训练的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将更好的发展篮球运动员的体能。NBA使用的BC体能等级评定量表科学合理,各个单项指标均有相应的指标进行参评(本文略)评价过程简单,便捷,可供教练员、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参考。
4.结束语 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篮球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内容,训练方法,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篮球运动比赛实践的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认真,客观的分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篮球运动及其他项目科学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尽快提高我国的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 孙欢.NBA体能训练[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1月.
[3] 王保成.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 .
[4] 王兵.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9,5 .
[5] 孙树勋.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J]. 四川体育科学. 2004,9.
新星说羽毛球是王新星。
王新星,1987年1月出生于重庆,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女双运动员,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学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讲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羽毛球专项任课教师,校代表队主教练,讲师。成都女子羽毛球协会会长,成都市高等学校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副会长。5次获评“优秀教练员”,2020年6月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王新星一路过关斩将,17岁进入国家队后,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女团冠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世界级赛事)女双第五名,以主力成员的身份夺得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女团第五名、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团第六名等多项荣誉。她还被国家队公派至中国澳门羽毛球总会,任澳门羽毛球总会的运动员兼助理教练员,获得2007年澳门羽毛球锦标赛的团体冠军。
2009年,22岁的王新星被西南交通大学特招调入学校,任体育部教师、校羽毛球代表队主教练。她注重通过体育运动的内涵精神着力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她担任高校公体课教师十年来,专业技能突出,责任心强,深受广大爱好羽毛球的学生欢迎。
为拓宽受众面和课程功能维度,她从2018年开始架构,邀请到了多名乒羽两项专业任课老师、甚至国家队功勋级教练员、前奥运冠军一起参与,带领团队创新打造了一门名叫“隔网的智慧—乒羽两项/球场上的孙子兵法”的慕课(在线开放课程)。
在科研方面,王新星也颇有建树。她以第一作者在四川体育科学上发表《赛事观赛体验的眼动研究》,参与四川省科技厅《乒乓球、羽毛球团体赛对战策略模拟系统的研究及实现》项目研究。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王新星带领校羽毛球代表队参加数届四川省高校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以及两岸五所交大羽毛球比赛等重要比赛中,共带领学生获得单项成绩及团体成绩金牌9枚、银牌5枚、前八名名次数名。两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王新星本人荣获交大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员”奖,五次被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高等学校体育协会评为“优秀教练员”。
学报类:《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原名《荆门大学学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体育科技(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四川体育科学(体育类 省级优秀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优秀期刊 ) [(社会科学版)、(自然科
学版):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建筑科学
、体育科学、经济管理科学、理工科教学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理工卷、农学卷、医学卷](全国本科优秀学报)
咸宁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全国本科优秀综合学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全国本科优秀社科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赤峰学院学报(全国优秀本科学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全国优秀专科学报) 等。也可以安排普通的期刊。
在线投稿QQ910278216
因为个人更热衷于投手,所以重点列出的是棒球投手练习方法:
一、投手练习方法
1、重心和平衡
投手在投球动作的开始及投球的过程中要注意重心和平衡的掌握。投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投球动作前没能使身体重心平稳就开始投球,动作启动抬腿后身体重心还没有站稳的情况下急于投球(后者是本人经常出现的情况)
练习方法:
投球开始后撤步不要太大,不要使身体重心后倒,身体正面对接手(或者墙壁上自己画个投球好球区)启动抬腿时大腿带动小腿抬起,上身正直,双手合手放置胸前,动作紧凑有利重心和平衡的掌握。也可在投球练习中抬腿后停留2-3s,等重心平稳后再投;另一种方法是抬腿后闭眼练习平衡,时间30-60s。
2、分手时间
在投球动作中的分手时间应该和放腿时间一致。在抬腿放下时也是手下落分手的时间,分手的位置应在腰间。分手后大拇指向下,两肘与肩平行 ,当伸踏脚落
地的同时投球手必须举到头上位置。
练习方法:可进行单腿站立,练习落腿分手的动作。
3、伸踏动作
当投球动作中自由腿抬起放下时,自由腿膝关节向支撑腿的膝关节靠近,这样使自由腿的脚跟略向前,用自然横跨动作跨出。跨出的动作应与身体平行,当自由脚跨出步幅的时,自由脚旋转使脚尖向前,指向投球方向。伸踏距离是身高从脚下到鼻尖的距离。
4、弓步
当自由脚伸踏出去形成弓步时,弓步的角度应>90,因90弓步角度在承受身体的前冲力时,从生理和生物力学角度看都不如在110-130之间承受力大。同时大承受力弓步会停住前冲动作,使上身产生较大的惯性向前压下。
5、髓的转动
当弓步形成后,髋的转动应如同一扇门的运行方式,前侧髋(本垒方向)固定,
后侧髋向前旋转,带动手臂向前投出。
6、手臂的动作
投球手臂的动作在举起时肘关节一定要高于肩,这样会有利于出球的角度,避免肩部的受伤。投球手臂的用力不应在身体的后面,而应在身体的前面。
二 、准备活动中的一种传球方法(如果有人能与你配合)
练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地传球。时间4min,距离18m。要求:传球动作幅度要大一
点,传球动作放松。
第二阶段→侧滑步传球。时间3min,距离27m。要求:不能用前后交叉步的
方法传球,传球时前肩对准目标,滑步过程中注意肩、腰、膝、躁关节都不能打开。
第三阶段→侧滑步传球。时间3min,距离39m。要求:不能用前后交叉步的
方法传球,传球时前肩对准目标,滑步过程中注意肩、腰、膝、躁关节都不能打开。动作不要太用力!
第四阶段→相对投球。时间和投球距离不限。要求:按投球动作投球,对方蹲下接球。先用侧身投球,再用正面投球,各投5球,交换一次。10球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投第二种球,接球人可要内外角点。
三、棒球运动员的基本训练浅析:
简述:
棒球运动是无氧运动,平时可以注重于爆发力的训练。棒球运动中包含4项技术:投、打、跑、接。
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个人认为只针对爆发力训练和基本的体能训练即可。
1、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棒球运动员要强化的肌肉:(以下是运动员专项训练,室内最好的锻炼器械就是哑铃。你可以参照以下内容用它来完成,不懂的可以看看相关身体建设的书籍,有很多的,我自己有两本,里面还配有计算公式以及营养所需,很全面)
(1)三头肌(反面的二头肌也要加强)。4 组x10次加重球。
(2)前臂的小肌肉群(所以也要一起做反面的肌群)。4组x15次哑铃正反练习
(3)胸大肌(轻量)。4组x10次 卧推,离心力练习,可增加重量20%。
(4)背肌(非常重要)。4组x15次 加重球双人练习。
(5)腹肌、侧腹肌、下背的肌肉群(腹肌的反面)。4组x20次加重球双人练习。
(6)臀部的条大肌肉。4组x10次重物后收腿练习。
(7) 大腿四头肌(正面的大块肌肉)和(背面的肌肉)。4组x10次重物前抬腿练习及杠铃深蹲练习。
以上练习安排每周三次即可,肌肉是需要48h来恢复的,否则适得其反。建议你使用健身类书籍根据自己体重和需求由浅入深的训练。但一次训练所有的肌群都应覆盖。
2、有氧运动(基本上这是一种国内教练员惯用且很好的有氧训练的流程。
)
重点:持之以恒。
在一般的体能训练中,大概分成重量和有氧运动2个部分,运动员只要1天花1h左右的时间交替做这2种训练就可以了。有氧运动的部分,通常有氧运动的频率应该是1周3天(训练1天休息1天),每次30min,强度则在心跳率达到min150~160次左右;同时,运动员要交替进行各种不同的有氧运动,因为不同的有氧运动会用到不同的肌肉群,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全面。
举例;星期一做30min的间歇跑兼有氧力量20min,
星期三中速跑 5km 兼柔韧力量20min,
星期5 去爬山,以此循环……
如果是投手的话,还有很重要的长跑,刚开始可以从3km练起,量体裁衣,直到每天可以10km。
室内的挥棒练习也是很必要的,每天挥棒次数可以由自己定,包括投球次数等啊。
注:以上科学内容来源于---
四川体育科学 2009年9月第3期《浅析棒球项目的供能特点和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
福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第2期2001年4月《棒球运动员的培养与科学训练》
训练百科《棒球投手练习方法》 张春雪 郭瑞国
PS:要是有错别字请担待,PDF粘贴和精简很麻烦的,还有个人的一些修改与浅见,请给个辛苦分吧。